2016年4月7日 星期四

去給我動一動


在現場很大的感觸是,現在的小孩怎麼很不容易靜下來
很像小蚊子一樣,在一旁繞啊繞啊的
爬上來爬下去
讓他坐好後就手翻東翻西
拿起護唇膏就開始在身體東西上抹來抹去
靠在你身上扭來扭去
你收進去一樣他拿出來一樣

看到家長好累喔
也難怪,到最後他們放棄了
一手抓住小孩,一手看手機
發現護唇膏塗滿手後,再不慌不忙的拿出濕紙巾擦一擦

好像唯一靜下來的時候,就是睡著的時候了


我常常想,為什麼會這樣?
以前的小孩
比較「定」,現在的孩子好「躁」喔
似乎要無時無刻想辦法幫他們排進各種活動
否則,他們就神遊亂飛了


有時候想說,是「卡通」的關係嗎?
研究顯示,類似海綿寶寶這類無邏輯的卡通
那樣的說話頻率、卡通人物跳躍式的邏輯、節目的節奏
造成孩子注意力縮短了

有時想說,是「教育」的關係嗎?
過於提倡多元入學
強調各種的學習方式
影片、活動、聲光絢麗的ppt,不斷吸引孩子的注意
孩子反而難以有練習控制自己
減少訓練「靜」的機會了

有時想說,是「生活型態」的關係嗎?
生活快速
追求效率
人與人的互動,透過螢幕
說話不需對眼睛、身旁的人講話可能也聽不到
自己的os一堆,但打出的文字卻很有禮貌
造成孩子把這樣的互動方式學習下來了


今天搭捷運
我觀察到了一個孩子
我想到最主要的原因了

幼稚園好小!

幼兒園有其設立標準
包含每位兒童所擁有的室內空間須達到2.5平方公尺、室外空間3平方公尺

但,對我來說,對兒童來說還是好小
這樣實在很難有空間讓他們跑跑跳跳
盡情地奔跑
幼兒園有經營的困難
也盡力在活動中安排各種感覺統合、律動等等的課程


但,想想小時候
可能是我在鄉下長得大關係
學校好大,下課都在校園奔跑玩鬼抓人
男生一隊女生一隊,抓到就集體換人
要不然木頭人是100公尺遠的奔跑型木頭人
還有好多攀爬的器材

這才是足夠讓孩子活動的空間

我看到,好多幼兒園,遊樂器材的室外空間需要老師帶隊才能去玩
在走廊上為了兒童安全不能奔跑
能活動的時間,大概就是早操以及下午點心後的時間
真的好少

也難怪,現在的孩子,很容易展現出一種身體很癢的感覺
不動就對不起自己的態勢
也真是難為他們了

年紀這麼小
搭捷運,坐好
吃飯,坐好
寫功課,坐好
看電視,坐好
連睡覺都是,躺好

到底什麼時候才是「去給我動一動!」